原標題:《大掌門》揭秘楊家埠年畫世界
新一檔抗戰(zhàn)大劇《大掌門》正在央視電視劇頻道黃金檔熱播,該劇講述了張桐飾演的年畫大家族技藝最出色后人楊德龍,既要與族內兄弟競爭掌門之位,更要保護年畫古板、與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大掌門之位的爭奪過程扣人心弦之外,對“年畫”這一國粹的首次聚焦也成為觀眾關注《大掌門》的一大熱點。劇中亮相的楊家埠年畫,色彩鮮艷、想象豐富、風格淳樸,令不少觀眾大開眼界,進而關注起這個與朱仙鎮(zhèn)、楊柳青、桃花塢齊名的年畫之鄉(xiāng)背后的故事。
濰坊楊家埠年畫
山東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興起于明代,全以手工操作并用傳統(tǒng)方式制作,發(fā)展初期受到楊柳青年畫的影響,清代達到鼎盛期,楊家埠曾一度出現“畫店百家,畫種過千,畫版上萬”的盛景,產品流布全國各地。其中最大的東大順畫店擁有畫版300多套,年制畫百萬余張。楊家埠年畫體裁廣泛,想象豐富,重用原色,線條粗獷,風格純樸。
楊家埠木版年畫同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并稱中國民間3大木版年畫,始于明代,興于清朝,重喜慶、濃彩、實用,多反映理想、風俗和日常生活,構圖完整勻稱,造型粗壯樸實,線條簡練流暢。根據農民點綴生活環(huán)境的實際需要,主要有大門畫、房門畫、福字燈、美人條、站童、爬童、月光等,具有濃厚的民間風味、鄉(xiāng)土氣息和節(jié)日氛圍。
楊家埠木版年畫題材廣泛,表現內容豐富多彩,有神像類、門神類、美人條、金童子、山水花鳥、戲劇人物、神話傳說等,同時也有反映民間生活、針砭時弊之作,但喜慶吉祥是楊家埠年畫的主題。諸如吉祥如意、歡樂新年、恭喜發(fā)財、富貴榮華、年年有余、安樂升平等,像親人的祝福、似好友的問候,構成了農民新春祥和歡樂,祈盼富貴平安的特點。“巧畫士農工商,描繪財神菩薩,盡收天下大事,兼圖里巷所聞,不分南北風情,也畫古今軼事”。楊家埠年畫主要內容包括6大類,即過新年、結婚、農忙等風俗類,年年發(fā)財、金魚滿堂等大吉大利類,門神、財神、壽星、灶王等招福辟邪類,包公上任、三顧茅廬、八仙過海等傳說典故類,打拳賣藝、升官圖等娛樂諷刺類,三陽開泰、開市大雞、四季花鳥等瑞獸祥禽花卉風景類。
楊家埠年畫的制作工藝也別具特色。藝人首先用柳枝木炭條、香灰作畫,名為“朽稿”,在朽稿基礎上再完成正稿,描出線稿,反貼在梨木版上供雕刻,分別雕出線版和色版。再經過調色、夾紙、兌版、處理跑色等,手工印刷。年畫印出來后,還要再手工補點上各種顏色進行簡單描繪,以使年畫顯得自然生動。
楊家埠年畫生產分繪畫、雕刻、印刷、裝裱等幾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極為精細準確。做法是先將畫稿勾出黑線稿,貼到刨平的梨木或棠木板上,雕刻出主線版。待印出主線稿后,再分別不同顏色,刻出色版,套色印刷,最后修版裝裱而成。
興盛時,剛進入秋季,各路畫商就云集楊家埠。晚上,大街兩旁張燈結彩,年畫掛滿街頭。每年前來選購畫作的商人達5000多人。當時,賣畫興唱小段,最流行的唱詞有:“一進門來蘇東坡,坐下韓信問肖何。不是本號不賒賬,如今要賬太羅嗦。賒賬如同三結義,要賬就像請諸葛?!?/SPAN>
土生土長的楊家埠木版年畫,一步步走上了高雅的藝術殿堂。1983年春節(jié),中國美術館展出了楊家埠年畫。同年,楊家埠年畫赴美洲、歐洲、非洲的9個國家巡回展覽。1987年,民間藝人楊福元應邀到新加坡作木版年畫的畫、刻、印表演。到20世紀90年代,一批楊家埠年畫藝人前后前往巴西、日本等國家作現場表演,深受好評。2002年,具有200年歷史的“同順德”畫店的正宗傳人、76歲的年畫民間藝人楊洛書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楊洛書18歲即開始木版畫創(chuàng)作,其《水滸傳》、《帝王圖》、《西游記》等無不構圖奇妙,雕刻精細,栩栩如生,且鄉(xiāng)土氣息濃郁,深受人們喜愛。如今,一個只有310戶、1150口人的小村莊楊家埠,年制作的木版年畫卻達2000余萬幅,遠銷全國各地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在山東濰坊千里民俗旅游線上,楊家埠成了重要一站。在這里,人們可以欣賞到100多套年畫佳品,可目睹自明代以來的各種各樣的年畫制作工具、原版,還可現場觀看充滿神秘色彩的年畫制作工藝。
編輯:朱涵瀟
政府網站 | 省人大網 |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省政協(xié)網 |省監(jiān)察廳 |省科技廳 |省公安廳 |省發(fā)改委 |省經信委 |省審計廳 |省民政廳 |省人事廳 |省建設廳 |省交通廳 |省水利廳 |省農業(yè)廳 |省林業(yè)廳 |省商務廳 |省衛(wèi)生廳 |省地稅局 |省環(huán)保廳 |省統(tǒng)計局 |省工商局 |省新聞出版局 |省質監(jiān)局 | |
網讀報刊 | 人民日報 |《求是》 |《人民論壇》 |《半月談》 |《看天下》 |《中國經濟周刊》 |《南風窗》 |《南方人物周刊》 |《三聯生活周刊》 |《讀者》 |《商界》 |《東方周刊》 |《新周刊》 |《環(huán)球人物》 |《特別關注》 |參考消息報 |經濟日報 |光明日報 |中國青年報 |中國經營報 |環(huán)球時報 |南方周末報 |西部快報 |南方日報 | |
友情連接 | 人民網 |新華網 |央視網 |光明網 |中國新聞網 |中國經濟網 |中國網 |四川經濟網 |梓潼新聞網 |四川法制網 |百姓生活網四川頻道 |巴蜀經濟網 |央廣網 |每日經濟新聞網 |中青在線 |四川新聞網 |四川在線 |四川日報網 |騰訊 |國際在線四川頻道 |成都文藝網 | |
技術支持| 法律顧問: 四川法奧律師事務所 四川蜀豐律師事務所
Copyright ?2013 zhenbare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屬于四川報道網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蜀ICP備13023452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