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初生女嬰患怪病 皮膚輕微摩擦就起水泡
2016-07-05 18:40:11 來自:四川報道網(wǎng) 編輯:經(jīng)緯
![](/uploads/allimg/160705/1-160F51T123335.png)
在周娟悉心照顧下,孩子的腿已經(jīng)有所好轉
四川報道訊(丁潔)對于女人來說,沒有什么比做媽媽更有成就感;對于家庭來說,沒有什么比降生一個孩子更喜悅。然而,對于四川內江市民周娟來說,孩子的降生不僅意味著喜悅,更夾雜著憂愁和擔心——因為她的孩子從出生開始,就面臨著病痛的折磨,而且這種疾病非常罕見,大約10萬個新生兒中會有一個這樣的患兒。
“上天讓我們母女一場,就是最大的緣分,我會盡我最大的能力去保護她,讓她盡可能地少一些痛苦,多一點歡樂。”6月27日,記者走進周娟家,感受她不拋棄,不放棄,用愛心和耐心照顧孩子,詮釋世間最平凡而又偉大母愛的故事——
幾多磨難:喜得愛女卻患怪病
6月27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內江市東興區(qū)寶森興城小區(qū)的周娟家時,她剛帶女兒去打了疫苗歸來。周娟告訴記者,女兒只有40多天大。孩子靜靜地躺在嬰兒車上,從臉上看來,皮膚粉嫩,肉嘟嘟的臉煞是可愛。可是掀開孩子的褲腿卻發(fā)現(xiàn),一片猩紅的表皮上還結了一層兩顆蠶豆大小的痂,在孩子的背部和腋下,還有少許水泡。——作為旁觀者,都忍不住感到一陣揪心。
去年九月,周娟和老公迎來了他們的愛情結晶,懷孕的好消息傳來,周娟感覺到前所未有的滿足感,因為她就是計劃著在30歲之前,能夠把這件人生大事給“敲定”了,而孩子的到來無疑讓他們如愿以償??墒?,懷胎十月,周娟經(jīng)歷了幾次磨難。
孕婦最常面臨的就是孕吐,周娟孕吐得厲害,每一天,她基本上是吃了東西就吐,但為了孩子的健康,她強行往嘴里塞東西吃,之后,再感受一次又一次的翻江倒海。就這樣吐了吃,吃了再吐,反反復復,她幾乎吐了4個月。
懷孕3個月的時候,有一天,她突然出血,趕到醫(yī)院一查,竟然是胎盤早剝。當時,醫(yī)生根據(jù)她的情況給出了診斷意見:她的情況很危險,孩子可能保不住,不僅如此,如果發(fā)生感染,甚至連子宮都有可能保不住。周娟一咬牙:“給我兩天時間,我不想放棄這個孩子。”兩天之后,她通過一系列的治療,情況開始好轉,這一點讓醫(yī)生都感覺到很意外。她臥床休息,在家里關了兩個月,孩子總算是保下來了。
躺在床上的時候,周娟安慰自己:“生下來就好了……”今年5月15日,孩子如約而至。聽說順產(chǎn)對孩子好,周娟堅持要順產(chǎn),那種尖銳的疼痛,讓她一度不想再生了。
添丁,本是喜事,即使痛苦也是甜蜜的,可對于周娟來說,真正的痛苦遠不止生孩子的疼痛。孩子出生時,在嘴邊上有些紅色的印記,剛開始,醫(yī)生還以為是胎記,可是,讓人沒想到的是,在小家伙的嘴巴里,全是水泡,而臉上也有不少,腿上一部分面積的肉裸露在外,有的還是朽的,就像沒有皮一樣!接生的醫(yī)生和護士都驚呆了——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情況!而周娟和她的家人更是無法接受這樣的現(xiàn)實。周娟說,也許是因為生產(chǎn)時的疼痛,也許是因為孩子這樣的情況,她當時整個人都是蒙的。
當天晚上,孩子就被緊急送往重慶的醫(yī)院。而周娟因為此前的原因,胎盤發(fā)生粘連,必須要清宮。
但她怎么也想不到,醫(yī)生通過對孩子癥狀的觀察,初步的臨床診斷為大皰性表皮松懈癥。
這個名字,周娟用了4天才記住。
因為這個病癥分為很多種,醫(yī)生也分析了其中最嚴重的,那就是可能因為內臟長水泡引發(fā)感染繼而有生命危險!
這個家庭,瞬間從喜悅的添丁到愁云慘淡一片。
![](/uploads/allimg/160705/1-160F51T1364E.png)
“上天讓我們母女一場,就是最大的緣分”
針尖之愛:護理讓孩子變了樣
5月21日,周娟記得很清楚,當?shù)蒯t(yī)院電話通知了病情,可以確診孩子就是得的這個病。
生完孩子,別的家庭都在一心忙著帶,可周娟和老公還多了一項要忙的,忙著搞清楚這個拗口的醫(yī)學名字究竟是怎么回事。通過微博,周娟的老公在網(wǎng)上加入了一個群,群里大多的人或者有家屬是罹患這個病的,他們得知,這個病,目前沒有特效藥,只能靠個人護理。
孩子的皮膚特別脆弱,輕微的摩擦就會起水泡,如果不及時處理,水泡可能會延展,越變越大,繼而表皮會脫掉。
周娟的母親有哮喘,無法照顧孩子,而婆婆視力不好,本身身體也不好,在照顧孩子的問題上,兩個老人都無法搭得上手。老公從事銷售工作,工作地點在資中縣,忙于工作,更沒法照顧太多。
當天晚上,生完孩子不到一周的周娟就從醫(yī)院回到了家,開始了護理孩子的工作。好在老公的姨媽是一名醫(yī)務工作者,一開始還能對周娟進行指導。
每一天,周娟都要仔細地檢查孩子的身體,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水泡,并且用針頭刺破,通過消毒包扎,涂上凡士林,避免感染。周娟說,第一次拿著針,看著孩子嬌小的身體,她的手抖得厲害,實在下不了手。后來,經(jīng)過慢慢去適應,她開始熟練地進行操作了,每次一出門,總是帶著針筒,消毒品和紗布。就連給孩子洗澡的時候也要小心注意,怕碰到孩子過重,摩擦起水泡。
記者眼前的孩子,手腳都被套上了手套,就是為了避免孩子因為亂蹬亂抓摩擦而加重病情。而夏季天氣炎熱,更不利于孩子的病情。
周娟記得,有一次,她因為想到給孩子頻繁換紗布會扯著孩子疼,所以就沒有及時換,結果第二天,紗布和結痂干了之后粘在了一起,根本就沒法剝離下來,疼得孩子哭得更狠了。周娟感覺心都在滴血,只能把孩子泡在水盆里,足足泡了兩盆血水出來,才把孩子身上的紗布清理干凈。從此之后,她再也不敢懈怠,紗布必須及時換下。
因為家里沒有人照看,周娟又要帶孩子又要料理家務,幾乎連軸轉,出去買菜都是匆匆忙忙的。孩子離不開護理和照顧,她也將面臨失去工作的問題。
作為家里經(jīng)濟的主要來源,老公更是起早貪黑不敢有絲毫懈怠。每天早晨幾乎5點多就要出門,去聯(lián)系客戶,一有點空,哪怕就是幾個小時的時間,也會從資中趕回來看看。
小兩口剛結婚,買房子借了一部分錢,每個月還要按時還房貸,日子過得有些拮據(jù)。但是,為了孩子,周娟說,哪怕日子苦一點,累一點都是值得的。
也許,對于人們來說,自己的孩子總是最好的,哪怕他生著病。在周娟的悉心護理之下,孩子的模樣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臉上的皮膚也和正常孩子無異了,腿上也沒有大面積的水泡,有的地方已經(jīng)開始結痂了。最重要的是,孩子在一天天長大,肉嘟嘟的臉蛋,很可愛。
周娟的姨媽感嘆地說:“一開始,孩子的情況的確很糟糕,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完全變了樣了,不得不說,周娟把孩子照顧得很好。”
![](/uploads/allimg/160705/1-160F51T149441.png)
周娟在照顧孩子
外界紛擾:她倍感前路堪憂
養(yǎng)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對于天下母親來說,考慮得更多的,可能是孩子的未來。盡管孩子現(xiàn)在還只有幾十公分長,但周娟想的是孩子的以后會遇到一些什么難題。
“剛剛回來沒幾天,小區(qū)里都在盛傳,我們這里生了一個沒有皮膚的孩子……”周娟說,比起病痛,社會的傳言更讓人感覺到傷害。
在和群里的媽媽們交流的時候,她發(fā)現(xiàn),身患這個病的孩子在上學的時候也會有不小的阻礙:“有一個媽媽說,因為其他孩子的家長反對,她的孩子沒法上幼兒園。”所以,通過這樣的事件,周娟也在考慮自己的孩子以后長大了,上幼兒園應該怎么辦,她甚至還想到了孩子以后結婚生子會不會受到影響……
不僅如此,她更擔心的是孩子以后的心理。“女孩本身比較愛美一些,要是皮膚老是這樣,周圍的人肯定會用異樣的眼光去看她,她在心理上肯定不能接受……”周娟有些擔憂,“外界對于這種病并不太了解,孩子可能會遇到不小的阻力。”
同時,因為水泡可能會累及內臟,如果治療不及時,也有可能發(fā)生內部感染,進而危及生命,這也是周娟很擔憂的。
可即便是未來充滿了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周娟也沒有想過放棄,她沒想過生二胎,更不想把孩子棄之不顧:“上天讓我們母女一場,就是最大的緣分,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去保護她,讓她盡可能地少一些痛苦,多一些歡樂。”
而天下,又有哪一個母親,不是擁有著同樣簡單而平凡的心愿呢!
記者突然也想媽媽了……
新聞鏈接
大皰性表皮松懈癥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皮膚疾病,表現(xiàn)為皮膚的脆性增加,容易產(chǎn)生水皰和血皰,疾病的英文縮寫是EB。這是人類最痛苦的疾病之一,發(fā)病率約為十萬分之一,目前國內患者估計為一萬人。因為皮膚像蝴蝶的翅膀一樣脆弱,并且絕大多數(shù)為嬰兒期開始發(fā)病,人們形象地叫他們“蝴蝶寶貝”。
這種病是由基因缺陷導致的,EB患者的皮膚和眼睛、口腔、食道等粘膜組織在受到輕微摩擦或沒有明顯原因的情況下就會發(fā)生水皰或血皰,進而導致創(chuàng)傷潰爛,每天需要換藥包扎,痛苦萬分,且終生不能痊愈,生活難以自理。
目前,國內尚無特效療法,一旦確診后應注意加強對患兒的護理,避免輕微的摩擦與外傷。出現(xiàn)水皰、大皰后應注意創(chuàng)面清潔,預防化膿菌的感染,以減少或避免疤痕形成。
由于社會公眾缺乏對EB以及該群體的了解,患者在醫(yī)療、教育、就業(yè)、關懷等方面的基本權益無法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