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進補吃棗很好,但網(wǎng)上也流傳著一些吃棗的禁忌,這些禁忌里有的有些道理,有的則十分難以站得住腳,這里為大家解讀關(guān)于吃棗的4個大誤會。
首先要說明,貧血患者吃大棗是有好處的,就像吃蘋果或葡萄等其他水果一樣。但是,如果你指望大棗發(fā)揮特別的補血作用,甚至治療缺鐵性貧血,就像豬肝或肉類那樣,則是錯誤的。
大棗(鮮)的鐵含量在水果當中算是比較多的,為1.2毫克/100克。但是,像其他植物性食物一樣,大棗中的鐵吸收率極低,不能被人體很好地利用。
大棗(鮮)中維生素C(VC)含量是水果中的佼佼者,為243毫克/100克。而VC能促進鐵吸收,有助于防治缺鐵性貧血。不過,正如上面已討論過的,大棗(鮮)常常不能多吃,吃那么十粒八粒的大棗,對補血而言,純屬隔靴搔癢。
首先,這句話的邏輯就是錯誤的。含糖量高,就會加重大便秘結(jié)?這怎么可能呢!大便里又沒有糖,糖不會影響大便,兩者沒有關(guān)系嘛。何況,含糖量高的食物比比皆是,又豈止大棗。
實際情況是,大棗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具有通便作用。所以,吃大棗(其他含膳食纖維的水果蔬菜也一樣)是有助于緩解便秘的。當然,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那些便秘的人可以吃大棗試試,看到底是加重了便秘還是緩解了便秘。媒體或“專家”們說來說去難道不覺得無聊嗎?
支持這種說法的理由是,大棗(鮮)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VC),而胡蘿卜含有能破壞VC的氧化酶,所以兩者相遇就降低了大棗的營養(yǎng)價值。前兩句是對的,大棗有VC,胡蘿卜有氧化酶,但最后一句結(jié)論是錯的。胡蘿卜中的氧化酶破壞能力是非常有限的,連胡蘿卜本身含有的VC都破壞不完,怎么會去破壞其他食物中的VC呢?
因此,如果真的那么在乎VC被破壞的話,“最佳的”策略只能是不要吃胡蘿卜??蛇@也有問題,因為除了胡蘿卜,黃瓜等蔬菜也含有破壞VC的氧化酶,那就連黃瓜等也一并不吃了?可還是不行,其他食物雖然沒有破壞VC的氧化酶,但也會有其他缺點,比如雞蛋有膽固醇,肉類和牛奶有飽和脂肪…,都一并不要吃了?活活餓死吧。
至于大棗不能與海鮮一起吃,大棗與大蔥不能一起吃……之類的立足于食物相克的胡言亂語,更加不值一駁。
大棗是進補食物
眾所周知,大棗(鮮棗)不好消化。這是因為,大棗不但水分含量低,僅為67%(其他常見水果多為80%~90%),而且膳食纖維含量高,為1.9%,明顯高于其他常見水果(比如葡萄平均為0.4%、蘋果平均為1.2%)。膳食纖維(尤其是不可溶的纖維素)在胃和小腸中不能被消化,一次攝入量大時會造成胃腸不適。大棗中的膳食纖維主要集中在皮中,大棗的果肉是脆的,但棗皮是非常薄而硬的。咀嚼時很難徹底搗碎。你可以試驗一下:把大棗(鮮棗)咀嚼后,不要下咽,吐出來觀察一下,你會發(fā)現(xiàn)其中混有大小不一的棗皮碎片,它們與果肉分離,形狀不一,質(zhì)地硬,邊緣鋒利??梢韵胂?,吞入胃中之后,如果你的胃黏膜剛好有炎癥或潰瘍,無異于在傷口上撒鹽,會造成疼痛或不適。
當然,如果你的胃是健康的,并沒有什么炎癥、潰瘍或傷口,那么你對大棗的耐受能力就強一些。當然,即使如此,大棗(鮮)吃得過多,也會造成胃部不適。這就是主張大棗不要多吃的原因。不過,就算沒有明顯的胃炎或潰瘍,不同的人胃黏膜的厚度以及對某些刺激性物質(zhì)的耐受力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吃多少大棗合適(是吃5粒還是吃35粒?)完全是因人而異的,并沒有一個確切的限量。那么,給一個大致的量總是可以的吧?
其實,給出大致的限量也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吃大棗的時候,人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來確定,吃一吃就知道多少大棗是合適的了。
1、食用紅棗時不要用水煎煮,因為溫度超過80℃,棗里面的維生素C就被破壞了。用清水洗凈后,生吃是最有營養(yǎng)的,每天堅持吃5~8枚紅棗,對身體非常有益。
2、不宜與維生素同時食用。食物中的維生素可使維生素k分解破壞,使治療作用降低。
3、《本草綱目》中說:“多食令人寒熱,凡羸瘦者不可食。”脘腹脹滿、食欲不振者不宜食用。因其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吃棗還要注意保護好牙齒。每天吃棗以不超過50克為宜。
4、食用紅棗后,不要馬上吃高蛋白食品,如海鮮和奶制品。因為維C會使這兩種食品中的蛋白質(zhì)凝成塊不容易吸收,所以要在吃棗1~2個小時后,再吃高蛋白食品。
政府網(wǎng)站 | 省人大網(wǎng) |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省政協(xié)網(wǎng) |省監(jiān)察廳 |省科技廳 |省公安廳 |省發(fā)改委 |省經(jīng)信委 |省審計廳 |省民政廳 |省人事廳 |省建設(shè)廳 |省交通廳 |省水利廳 |省農(nóng)業(yè)廳 |省林業(yè)廳 |省商務(wù)廳 |省衛(wèi)生廳 |省地稅局 |省環(huán)保廳 |省統(tǒng)計局 |省工商局 |省新聞出版局 |省質(zhì)監(jiān)局 | |
網(wǎng)讀報刊 | 人民日報 |《求是》 |《人民論壇》 |《半月談》 |《看天下》 |《中國經(jīng)濟周刊》 |《南風窗》 |《南方人物周刊》 |《三聯(lián)生活周刊》 |《讀者》 |《商界》 |《東方周刊》 |《新周刊》 |《環(huán)球人物》 |《特別關(guān)注》 |參考消息報 |經(jīng)濟日報 |光明日報 |中國青年報 |中國經(jīng)營報 |環(huán)球時報 |南方周末報 |西部快報 |南方日報 | |
技術(shù)支持| 法律顧問: 四川法奧律師事務(wù)所 四川蜀豐律師事務(wù)所
Copyright ?2013 zhenbare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quán)屬于四川報道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使用 蜀ICP備13023452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