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威者力促政府停擺
目前抗議浪潮蔓延至首都曼谷以外地區(qū)。27日,泰國反政府示威者占領了普吉島政府行政大樓,普吉府尹及政府人員已經離開政府大樓,示威者聲稱將占領3天,讓普吉島政府無法運行。而位于曼谷市的勞工部也遭到示威群眾包圍,要求部長及政府人員離開,并威脅公務員如果不配合的話,他們明天將會闖入勞工部斷水斷電。
反政府示威者27日仍然以財政部為大本營,從早上九點開始分成幾隊,分別前往曼谷市的政府行政中心以及其他14個部委,反政府示威組織領導人素貼率領大批示威者在下午兩點左右抵達了政府行政中心以及特別案件調查廳,其他示威者也已經包圍了能源部、文化部、社會發(fā)展部、商業(yè)部等部委辦公區(qū),并迫使工作人員離開,以達到他們關閉所有政府辦公區(qū),促使政府停擺的目的。
無法逮捕示威領導人
26日,英拉在國會面臨不信任投票動議。國會議員對此動議展開為期兩天的辯論,并將在28日進行最后投票決定是否彈劾英拉。
反對黨民主黨黨首阿披實指責,英拉政府在大米收購等國家政策中有貪污行為,英拉則是一邊忙于為自己撇清干系,一邊仍然要繼續(xù)呼吁民眾保持克制和冷靜,與政府進行對話來停止示威活動和包圍部委的行為。
此外,警方于26日收到法院關于以占領政府部門為由對素貼下達的逮捕令,但是截至目前仍然無法正常執(zhí)法向素貼實施逮捕,而泰國緊急狀態(tài)委員會也一再召開發(fā)布會強調禁止示威者繼續(xù)占領政府部門的行為,但是警方和政府的這些警告目前看來似乎都只停留在口頭,收效甚微。
游客或遭遇交通堵塞
對于目前的局勢,據泰國外交部發(fā)布的消息顯示,目前已經有23個國家向本國民眾發(fā)布旅泰提醒公告,其中英國、美國、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瑞典以及新加坡等都發(fā)出關于謹慎前往泰國旅游的提醒和通告,要求游客避免前往集會附近地區(qū)。
而目前正是泰國旅游旺季,集會示威活動給泰國的支柱產業(yè)旅游業(yè)帶來一定影響,如距離示威地點民主紀念碑很近的背包客步行街考山路就因為受到示威影響,11月整個月的酒店入住率僅達到30%-40%,與往年同期相比暴跌了近50%。另外由于示威民眾封鎖了數條交通路線,所以從機場前往考山路的道路被阻斷,一些已經入住的游客也因為擔心政局而退房轉往其他區(qū)域。除此之外,曼谷兩大機場并沒有受到集會示威的直接影響,因此也沒有出現航班減少或者耽誤的情況,雖然多國發(fā)布旅游警示,但是并沒有禁止本國游客前往泰國,所以游客人數也沒有明顯的減少。
由于近年來泰國街頭示威集會舉辦得非常頻繁,所以從安全的角度出發(fā),目前不需要特別擔心,不過由于集會場地距離一些著名的旅游景點比較近,所以游客在前往上述地區(qū)時會遭遇交通堵塞等問題。游客還是最好避免前往集會場所附近地區(qū),以及在前往目的地前要查清當地交通路線是否被封鎖,盡量選擇搭乘輕軌或者地鐵等公共交通。
本報綜合消息
關注
示威者怎么想?
示威人員的主要訴求是推翻“他信政權”。他們認為英拉政府貪污腐敗、濫用職權,且英拉是他信的“傀儡”,英拉政府是他信的代言人。泰國是一個“政治分裂”相當嚴重的國家,平時大家好像不關心政治,但當政治矛盾激化時,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政治立場。泰國人似乎容易被政治調動起來。當被問及政治觀點,如你是支持“紅衫軍”還是“黃衫軍”?大部分人都不會明確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但同時有一部分人明確表示支持“紅衫軍”?!包S衫軍”往往都是城市中產階級,支持者不多。
老百姓怎么看?
曼谷本身是一個堵車非常嚴重的城市,此次游行讓人在曼谷幾乎無法出行。游行給大家生活造成很大不便。大部分民眾反對集會游行。他們渴望國家安定、社會和諧、經濟發(fā)展、安居樂業(yè),而不是政局緊張。另一方面,很多集會人員并非真心,而是收人錢財“捧人場”。
局勢緊張啥原因?
泰國政治一直處于“分裂”狀態(tài)。他信流亡海外,卻始終沒有放棄回國。他信是引發(fā)泰國政治分裂的一個關鍵點,只要他信問題沒有解決,泰國政治分裂就會持續(xù)下去。引發(fā)這次集會的深層次矛盾源于2001年他信上臺后推行的一種草根惠民政策。
中國游客怎么辦?
中國大使館已經發(fā)出警告,呼吁中國游客盡量避免前往集會地區(qū)。如果中國游客偶遇集會,不要緊張,離開就行,不要去觀望甚至參與,危險還是存在的。據新華社
政府網站 | 省人大網 |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省政協網 |省監(jiān)察廳 |省科技廳 |省公安廳 |省發(fā)改委 |省經信委 |省審計廳 |省民政廳 |省人事廳 |省建設廳 |省交通廳 |省水利廳 |省農業(yè)廳 |省林業(yè)廳 |省商務廳 |省衛(wèi)生廳 |省地稅局 |省環(huán)保廳 |省統計局 |省工商局 |省新聞出版局 |省質監(jiān)局 | |
網讀報刊 | 人民日報 |《求是》 |《人民論壇》 |《半月談》 |《看天下》 |《中國經濟周刊》 |《南風窗》 |《南方人物周刊》 |《三聯生活周刊》 |《讀者》 |《商界》 |《東方周刊》 |《新周刊》 |《環(huán)球人物》 |《特別關注》 |參考消息報 |經濟日報 |光明日報 |中國青年報 |中國經營報 |環(huán)球時報 |南方周末報 |西部快報 |南方日報 | |
友情連接 | 人民網 |新華網 |央視網 |光明網 |中國新聞網 |中國經濟網 |中國網 |四川經濟網 |梓潼新聞網 |四川法制網 |百姓生活網四川頻道 |巴蜀經濟網 |央廣網 |每日經濟新聞網 |中青在線 |四川新聞網 |四川在線 |四川日報網 |騰訊 |國際在線四川頻道 |成都文藝網 | |
技術支持| 法律顧問: 四川法奧律師事務所 四川蜀豐律師事務所
Copyright ?2013 zhenbare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屬于四川報道網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蜀ICP備13023452號-1